快三走势怎么看的
你的位置:快三走势怎么看的 > 新闻动态 > 翼王断翅折翼,太平军只想回家,石达开却回不去了
翼王断翅折翼,太平军只想回家,石达开却回不去了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58    点击次数:72

石达开似羽翼,守护太平天国,却也可能因委屈离去。离去后,他无法复返,但随他离去的太平军将士仍需归乡。

1848年,冯云山为平衡内部派系,吸纳石达开加入拜上帝教。石达开因此地位显赫,对太平天国具有重大影响。

赐谷村传教未果,洪秀全意冷心灰,欲返广东故里再赴科举。他欲邀冯云山同行,然冯云山婉拒其意。

冯云山相较于洪秀全,具备诸多优点:他吃苦耐劳,虚心谨慎,策划有方,甘愿奉献,能力强且淡泊名利,堪称辅佐君主的典范。

回广东意味着抗清事业终结,拜上帝教无发展可能。该地经济发达,对外开放早,拜上帝教缺乏市场,难以立足。

冯云山决定留守,孤身前往荒芜的紫荆山区。他凭卓越的组织宣传才能,在当地发展了逾三千人,为金田起义奠定了初步基础。

冯云山初意让洪秀全为天王,自任军师,行“军师负责制”,构建洪冯双核心。然洪秀全之过激行径,加之杨秀清、萧朝贵崛起,彻底颠覆了此布局。

1848年,洪秀全见冯云山有成,自广东赴紫荆山。他的到来使冯云山放弃温和传教,与士绅地主发生冲突,致冯被捕入狱。

洪秀全见冯云山被捕,自身能力不足而遁回广东。拜上帝教因此陷入混乱,濒临瓦解,幸得杨秀清以“天父下凡”之名挺身而出,稳住局势。

杨秀清扮天父下凡后,萧朝贵亦称天兄下凡,然天父天兄皆虚构。冯云山出狱察觉二人意图,虽为引入拜上帝教之人,但他们已野心显露,意图夺权。

杨秀清、萧朝贵之行为,令冯云山陷困境。否认天父、天兄,则拜上帝教失基,抗清事业受阻。认可则二人地位超己与洪秀全。

冯云山具备牺牲精神,不计较权力大小,但担忧洪秀全性格刚烈,终将与杨秀清等人起冲突,只是迟早之事。为平衡内部,他考虑借助韦昌辉与石达开的力量。

石达开年仅16岁,却非等闲之辈。虽无韦昌辉之财力,却有其独特优势:石氏家族背景深厚,宗族人数众多,可供其团结利用。

石达开在客家人中威望极高,他广结江湖人脉,资源丰富。而太平天国核心层正由两广客家人构成,这进一步凸显了石达开的重要地位。

最终,石达开身为读书人,对拜上帝教持怀疑态度,与韦昌辉同为理性主义者。为此,冯云山多次拜访石达开,意在借其之力平衡杨秀清与萧朝贵的势力。

冯云山眼光准确,石达开确实助力了天朝,直至其独立前。石达开首个对抗之人是天兄萧朝贵。

紫荆山时期,石达开频繁率部与当地团练交战,萧朝贵亦前来协助。然而,石达开对天兄下凡持反感态度,且不认同萧朝贵的部分做法,致使两人积怨甚深。

萧朝贵为压制石达开,假扮天兄下凡责骂。自此至萧朝贵在长沙牺牲,石达开持续受天兄压制,鲜有机会领兵作战。

1852年,萧朝贵带领2000精锐攻打长沙,于天心阁牺牲。此后,杨秀清借机削弱西王势力及北王韦昌辉同盟,转而联合石达开。

石达开掌控兵权后,渡湘江,于橘子洲战胜向荣,声名大噪。嗣后,他连续攻克岳州、益阳等地,直至南京,威望与日俱增。

翼王石达开,象征“辅佐天朝”。南京建都后,他确实辅佐太平天国。转战多地同时,他建立根据地,发展经济,将太平天国推向鼎盛。

首先,实施“安庆易制”,废安徽天朝田亩制,推行经政革新,使安庆成太平天国稳固基地。占江西后,推广安庆经验,左宗棠坦言大势已去,承认太平天国深得江西民心。

东征西讨中,石达开多次力挽狂澜。1855年,他于湖口大胜湘军主力,消除了湘潭战败的阴霾,并三次攻克武昌,推动西征进入全新阶段。

1856年,樟树镇大捷后,太平天国军击败湘军主力并围困南昌。江西大部分地区失守,仅剩南昌等几城被太平军孤立包围。曾国藩深感绝望,更甚于后来的祁门之困。

石达开欲占江西以固上游,但江南大营攻南京。杨秀清调其回师,先取皖南,再与秦日纲军合力击败向荣、张国梁,摧毁江南大营,使太平天国达鼎盛。

从湖口大捷至江南大营覆灭,石达开似展翅猛鹰,在太平天国各战场奋勇战斗,切实助力天朝。因此,他威望飙升,成为太平军心中的战神,亦是清朝所忌惮的“强敌”。

1856年9月,天京事变成为石达开命运的转折。他未能助力稳固天朝,反存私心,欲填补杨秀清、韦昌辉逝后权力空白,此举加剧了事变的恶化。

李秀成自述道,北王与翼王密谋诛东王及其二兄,限令不滥杀。然终致两万余人丧生。石达开未按时归,因闻北王滥杀,遂与曾锦谦、张遂谋紧急返京。

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权力畸形发展的结果,无绝对对错。太平天国采用“合伙人模式”,首义五王均持股起义,因此均有挑战最高权力的可能。

杨秀清萌生此念并已行动,洪秀全面临重压。军师负责制下,天王洪秀全无权,若单独对抗杨秀清,必将惨败。

正常情况下,君王欲除权臣,宜借宫廷或京师卫队之力,避免地方兵马进京,将事变限于朝廷内。外地诸侯若入京,必致大乱。

陈平、周勃迅速平息“诸吕之乱”,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亦高效完成权力更迭,均未引发大乱。此因事变局限于京城,未波及地方政权。

西晋八王之乱致天下大乱,因贾南风引外地诸侯兵马除杨骏、司马亮、卫瓘,后杀太子司马遹,诸侯以讨司马伦为名继续进京,引发大规模混战。

北魏河阴之变致分裂为东魏、西魏,起因于明帝无力制太后,引尔朱荣兵马勤王,致北魏衰败。东汉何进、袁绍邀董卓入京,亦致东汉分裂,终成三国。

洪秀全为太平天国君主,深知历史八王之乱、河阴之变、董卓之乱。然而,京师卫队尽归杨秀清,洪秀全仅可调天王府女兵,实则难与东王抗衡。

洪秀全仅凭京师女兵无法消灭杨秀清,故需借助北王韦昌辉与翼王石达开的外地军队。此二人实力强大,家族势力雄厚,且不满杨秀清“天父下凡”,遂愿支持天王,共灭东王。

外地勤王军介入后,局势失控。李秀成提出的少杀协议被无视,洪秀全、韦昌辉、石达开皆欲争夺杨秀清权力,天京事变后的权力空缺致事变不断升级。

石达开踟蹰未归,意图坐享其成。洪秀全亦无书面认可事变,否认其合法性。韦昌辉四面楚歌,东王势力反攻,天京事变终难平息。

混战后,韦昌辉杀杨秀清,随后被洪秀全与石达开联手除掉。石达开回京再杀秦日纲、陈承瑢。洪秀全不满石达开,遂封两位无能兄长为安王、福王以制衡。

石达开因不满“安福”且未获军师之职,于1857年5月率十万兵马离队创业。翼王终决定展翅高飞,踏上独立征途。

石达开独立行动是重大失误,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已受重创,士气低落,精兵强将大减。因此,他离队后需打赢几场大战,方能重振太平军士气。

石达开能否达成此目标?否。他数次大战皆败,主力尽失。衢州、宝庆之战,石达开倾尽兵力,仍告失利,因其缺乏致胜条件。

石达开失败原因非仅因流寇无根据地。太平天国亡后,赖文光率捻军同为流寇,且抗清军主力,却屡胜,如邓州、鲁阳、高楼寨等战役,多次全歼清军。

石达开初战不利,屡战屡败。因未先以流寇战取胜,扰乱各地后建根据地,而是直接攻城“围点打援”,缺乏稳定补给,太平军注定难胜。

1859年宝庆之战,石达开沿用“围点打援”战术,未吸取衢州之战教训,终被刘长佑反击,败退至广西。次年,傅忠信等多位将领率20万杂牌军离翼王而去,石达开近乎孤立无援。

20万非正规军与70余将领北上,标志着石达开败局已定。他无力亦无由阻拦将士离去,只能放任。此刻,石达开深感孤独无奈,体会到了3年前洪秀全曾有的感受。

20万大军离去,因石达开屡战屡败,将士无望胜利,难建功立业。反观陈玉成、李秀成频传捷报,与之形成对比,将士们自择明主,投奔胜者。

脱离翼王的将士多为三江两湖人,他们追随翼王远征,意在借石达开单干时“建立功勋”,期望成为新王朝的开国功臣,远离家乡亦在所不惜。

离乡征战,若屡战屡胜,奖赏得当,将士无怨。若战败频逃,性命堪忧,则唯余归途,随洪秀全,因太平天国尚有基业,衣食无忧。

单干伊始,石达开作五言诗,言明将士可自由选择追随天王或翼王,不强求,来去随意。翼王既已表态,将士离去,他亦无法阻拦。

石达开已威望尽失,无法阻止士兵离去。翼王谋士张遂谋为阻兵变,反致兵变,他逃离后未敢归。若石达开强行武力阻止,恐将首当其冲,死于内乱。

石达开目送将士离去,心生绝望。他能否重返?若向洪秀全屈服,翼王之位能否复得?不会,石达开自知陈玉成、李秀成已崛起,屡败清军,自己归去,何以立足?

1860年,石达开如断翅翼王,陷人生低谷,欲隐居山林。然清军紧追不舍,迫使他继续抗争,终至大渡河兵败,惨遭凌迟。

翼王石达开被洪秀全、冯云山寄予厚望,以“羽翼天朝”。初时,他尽责东征西战,捍卫太平天国。然而,石达开终欲自立门户,虽未能如愿,但仍离开了太平天国。
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


上一篇:山西警校合力织密校园“防护网”
下一篇: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60年市值增长5.5万倍,详解五大投资案例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快三走势怎么看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